2016年2月贵州省经信委、省扶贫办出台《贵州省中药材保护和发展实施方案(2016-2020年)》,提出到2020年,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700万亩以上,实现中药材种植业产值250亿元以上。建设1个国家基本药物所需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、10个省级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、15个省级中药材种植(养殖)科技示范园,申报国家认证中药材GAP种植基地累计达8个以上。初步建成中药材现代流通体系。
实施方案明确,坚持“大企业、大品种、精准扶贫、山地特色”发展模式,依靠科技支撑,科学发展中药材种植养殖,保护野生中药材资源,集中发展中药材生态产业大品种,推动生产流通现代化和信息化,努力实现中药材优质安全、供应充足、价格平稳,进一步提升中药材产业的经济、社会、扶贫和生态综合效益。
实施方案同时要求,加强野生中药材资源保护,强化优质中药材生产和供应保障;增强中药材领域技术创新能力,加快构建中药材质量保障体系;进一步健全中药材生产服务体系,不断完善中药材现代流通体系;强化科技支撑和质量保障,合力延伸重点药材产业链,促进中药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。
到2015年末,贵州省中药材种植及保护抚育面积达527.22万亩,年总产量达219.78万吨,总产值达128.75亿元。贵州全省通过国家中药材GAP认证的种植基地有5个,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9种。
距离实施方案提出的目标尚有一段距离,贵州省孙志刚省长作出重要批示:“中药材产业是生态产业、富民产业。近年来我省中药材产业种植面积持续增加、区域布局不断优化、品牌影响逐渐提升、园区带动日益凸显,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。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,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、省政府决策部署,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着力加强中药材品种、品质、品牌建设,着力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,着力扩大产业规模,努力带动更多贫困群众增收致富,全面提升中药材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,加快建设中药材产业大省和民族药业强省,为全省守底线、走新路、奔小康作出更大贡献。”